您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看热讯:“七个一”把文明实践做成“针线活”

2023-02-23 20:00:53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一个个文明实践阵地,一个个志愿服务项目、一场场志愿服务活动,一次次精细精心呵护,甘肃崇信县把文明实践做成“针线活”,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结出了文明的硕果。

一个小阵地,聚起一群人。“以前到了冬天大家都待在家里不愿出门,现在不一样了,大伙一有空就往这里跑,既能听到党的‘好声音’,还能掌握一些致富门路。”柏树镇副镇长史双江介绍说:“自文明实践阵地建在产业服务中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经常会安排专家、种养植能手来这里传授肉牛育肥、果园管理等技术,为群众解决了好多难题。”

去年以来,崇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建基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主动把文明实践融入到八大产业链建设中,在链上链主企业、特色产业村建成文明实践阵地12个,积极开展技能培训等志愿活动1230余场次,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资料图】

一个小板凳,坐在群众间。在居民小区楼栋阴凉处、在文化广场绿荫垂柳下,随处可见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带着小板凳,和群众围坐在一起,比比划划、说说笑笑,用“乡音”讲“党音”,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搭建起了群众身边的“连心桥”。

崇信县结合“六到村六到户”夯基活动,组织广大志愿者以“小板凳宣讲+交流+服务”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涉农惠农政策,提高群众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合作社经济组织、农村保险等政策知晓率,帮助群众培养文明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个小快板,打出最强音。崇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弘传红”志愿服务队把红色课堂“搬”到村居院落、小区广场,通过“小快板宣讲”,组织开展“二十大精神在基层”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63场(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的“家门口”。

一曲弦子腔,唱在农家院。走进崇信县柏树镇白羊洼的农家小院,一群衣着朴素的村民正在排练弦子腔《红苹果带我们把美梦圆》。“弦子腔唱腔流畅优美,字音清晰,富有浓厚的陇东乡土气息,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7年被列入平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段时间,我们已经唱了30多场。”弦子腔演职人员王培亮说。

春节前后,崇信县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力开展“文化进万家”“红色文艺轻骑兵”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360余场(次),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一场小培训,讲出致富经。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在锦屏镇位家沟村家畜饲养培训现场,农牧技术专家围绕动物防疫知识、家畜常见病的鉴别诊断等内容讲解,50多名对家畜饲养感兴趣和从事家畜饲养的群众认真聆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活跃。崇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动员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举办红牛养殖、果树管理、蔬菜栽培、农机维修与保养和农产品名优新特产推广应用等各类技能培训8期次,培训农民4320多人次。

一个微心愿,解了群众难。在崇信县西街社区,有一面特殊的“微心愿墙”,辖区居民的难事、心愿写在“墙”上,由社区牵线搭桥,社区志愿者看到这些心愿后主动认领,帮助困难居民完成心愿。“群众生活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跟进到哪里。”崇信县通过“微团队”为广大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义诊服务等实践项目,“面对面”为群众排忧解难,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186场(次),受益群众达3.5万余人。

一场微活动,传播新风尚。“《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崇信县发布了《抵制高价彩礼倡议书》,深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组织开展“汇聚幸福.和合之家”、新婚课堂、传家训立家规样家风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36场(次),引导群众树立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文明新风尚。(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王兴伟)

标签: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