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全球今亮点!小作坊“大文章” 连“黏”幸福路

2022-12-15 20:38:25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资料图)

寒冬“农闲”时节,许多农牧民都开始了“猫冬”,而走进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香山镇双龙泉村切糕小作坊,热腾腾的蒸汽扑面而来,抵挡住外面的寒意,切糕作坊负责人唐玉学正和姐妹们忙活着,俨然一副热闹繁忙的景象。

唐玉学和姐妹们围绕在桌前,和面、放馅儿、成团儿,不一会儿就把圆滚滚、金灿灿的粘豆包做好,整齐地排列在蒸屉中,旁边还有香喷喷的一大锅年糕正准备出锅。大家分工明确、动作娴熟,一边忙活,一边唠家常,欢声笑语间就让一个个粘豆包和切糕成为了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双龙泉村切糕小作坊成立于2018年,由双龙泉村党支部领办,2022年被香山镇党委、镇政府定为了农业发展示范点。作坊虽小,豆包、切糕也只是家常食物,但整个作业过程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双龙泉村切糕小作坊制作切糕和粘豆包所用的原粮名为大白黍,这种传统的作物打出的黄米粒圆润饱满,色泽发亮,食用口感也非常好。从2018年经营小作坊起,唐玉学就带头种植大白黍,并以供应种子、订单回收的方式和一些农户合作,来保障原粮充足,只为还原那名副其实的“妈妈的味道”。

除了原粮种植、田间培育,从初加工成米、深加工成面、手工制作到包装、外销,小作坊生产销售的每一环节都以近乎苛刻的标准在经营。例如在制作过程中,黄米加工后要用细罗筛,淘米时要淘至水清,发面时要用量筒倒入定量的烫水等等,都要以按照严格的要求完成。双龙泉村切糕小作坊秉持着艰苦创业、持之以恒的经营之道,在精益求精的打磨下,让清新的米香、出众的色泽、筋道的口感成为了双龙泉切糕、粘豆包的标签,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信赖和良好的口碑。

如今,双龙泉村切糕小作坊的经营者从最初5人增加到了10人,订单量从1万斤发展到5万斤,净利润也从人均1.5万元达到了人均5万余元……5年间,小作坊的辐射带动能力在提升,增收致富能力在提升,效益生产能力在提升,消费群体也从村、镇扩展到旗、市,市场竞争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小作坊做出了增收致富的“大文章”。

“现在我们作坊的产量和销售渠道越来越稳定了,今后将继续脚踏实地,以匠心葆传承之初心,继续在产业链上做文章,在坚守和提升品质的基础上,探索传统工艺现代化发展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加入进来,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唐玉学说。(记者 宫立灵 通讯员 包玲玲王翠翠)

标签: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