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原创 >

最资讯丨泉峰汽车2022年年报:“点火”产业“新引擎” 扎实探路“新能源”

2023-04-22 00:36:37 来源:证券时报网

迈入战略转型关键年的泉峰汽车将“引擎”嫁接到新能源汽车,在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压铸技术扎实探路下,上市公司交出蝶变成绩单,一展公司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野心与冀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泉峰汽车业务规模和资本开支同频放大,叠加产能爬坡、原材料成本抬升等因素,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434.52万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转型换‘引擎’,用研发添‘燃料’,使资本开支与产能释放之间出现短期逆差,导致公司出现战略性亏损,是转型初期无法避免的阵痛,当产能有效释放,业务规模放大,高毛利产品迅速在市场渗透后,公司业绩会迅速回正。”

大举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在前期制定的经营发展战略下,不断在转型“棋局”中落子,公司从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从中小型零部件向中大型零部件转型,同时业务加速向整车厂渗透。转型为OEM厂商和tier1客户并重的客户结构。

目前,公司形成了以电机壳体、电控壳体等动力总成重要零部件为主的新能源产品结构,并已成功获得电池相关零部件产品定点,实现对“三电”系统的全覆盖。从业务比例上,公司已有多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大批量交付,2022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达6.45亿元,同比增长99%,新能源业务占比也由2021年的20%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37%。

公司新能源业务产品主要包括三电壳体及可用于混动车型的自动变速箱阀体,三电壳体主要为电机壳体、逆变器壳体、电池托盘等,目前各业务单元全面开花。

其中,单电机壳体已批量供应北美知名整车厂及大陆集团、法雷奥集团等tier1客户。除传统单电机壳体外,公司使用一体化压铸方式进行双电机壳体生产,目前已实现量产,应用于理想、长城、问界等多款车型,由于双电机壳体单体价值高,将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之一。

逆变器壳体方面,公司已实现对北美知名整车厂及博世集团、大陆集团等tier1客户的量产。电池托盘方面,公司使用一体化压铸方式进行电池托盘生产,配合国内多个头部的电池厂商进行结构设计并陆续取得项目定点。

自动变速箱阀体方面,阀体类产品形状复杂、尺寸精度高、技术标准高、加工难度大,公司配备专门阀板车间,除通过系统供应商广泛配套于长城、上汽、一汽、长安外,公司已获得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长城、长安等多家整车厂的直供订单。因公司该产品质量稳定性高,对新能源客户供应呈稳步增长态势。

除继续维持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基本盘外,公司获得北美知名整车厂、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吉利、宁德时代、著名通信科技公司等多家客户新能源业务定点,在手订单充裕。

在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快速演进和供应链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稳步发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向拓展。

发力一体化压铸,将小型零部件“化零为整”,是解决汽车轻量化问题的终极抓手,这一过程一方面解决产业痛点,另一方面将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而解决问题的背后,是下游对产业公司压铸材料、模具、工艺多维度的考量。

目前公司已经在大型压铸技术的材料研究,模具及工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技术已经应用于多合一壳体、一体化电池托盘等业务领域,实现了批量生产。

加速推进产能释放,打造新增长极

坚定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转型,伴随而来的是资本开支加大,公司短时间内受到利润延期兑现的阵痛,目前上市公司方面正在最大限度缩短设备调试周期,加速产能释放。

前述分析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大型零部件的市场缺口很大,公司需要探索经济与效率的双赢之道,在2023年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生产线以及供应链体系的重新整合,以提高生产运营效率,把试产变量产,将高附加值的产能有效释放出来。”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完成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约11.8亿元,并于12月9日完成新增股份登记,夯实了公司股本,节约了财务费用,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并助力安徽马鞍山、欧洲匈牙利等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

截至2022年底,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完成压铸、机加、模具车间建设,压铸、机加、模具设备部分已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处于部分投产阶段,2022年实现收入9,289.62万元。

据悉,马鞍山生产基地规划布置30台1000T以上压铸机,其中包括6100T一台、8000T一台,均已到厂,目前已投入使用超过20台。截至2022年底,欧洲匈牙利生产基地已完成基建,设备在陆续进厂安装调试,预计2023年二季度实现小规模试生产。

此外,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新获得安徽马鞍山一处土地使用权,面积约为283亩。公司将适时启动项目建设,扩大产能,满足客户需求。

在内控管理上,公司在2022年9月推出新一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共70名,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230.7650万股,授予价格15.08元/股。

在成本管控上,公司进一步建立原材料铝的价格传导机制,加强供应商管理,深化供应商多方询价机制,并定期回顾采购价格,确保公司采购价格维系在合理范畴内。

公司亦将保持研发投入力度,基于先进的热力学软件模拟数据,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免热处理合金材料。在原有技术体系下,全面揉和前后道技术优势,打造从结构设计、模拟分析、工艺输出到试制反馈的全周期先进研发体系。全面推进在一体化车身构件和一体化电池托盘构件业务方向的大力发展,实现在技术优势下的成本降低。

2023年,公司将坚定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转型的方向,继续拓展新能源客户,夯实公司拳头产品三电壳体、自动变速箱阀体的市场份额,同时与头部新能源客户保持密切沟通,挖掘潜在需求,提升产品在新能源客户中单车价值量。

标签: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