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新春走基层|家乡处处都是好风景-今日精选

2023-01-14 22:07:08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兔年新春的脚步日益临近了。

1月13日,记者来到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行走在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山川叠翠,碧水穿行。鼓城山-七里峡景区游客中心,红灯笼高高挂起,三五游人结伴而行。森林深处,护林员翻山越岭,守护山林。炊烟升起,农家小院欢声笑语,家家户户正算着一年的丰收账……


(相关资料图)

2006年2月,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探索科技管护,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茶园,如今已经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科技赋能,守护美丽风景

乘着晴好天气,第一批返乡过年的刘天和一家来到米仓山游玩。

“嘀”的一声,检票入园。同一时间,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内智慧管理中心内,刘天和一家的入园数据出现在蓝色大屏上。

保护区工作人员赵燕介绍,这块大屏是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智慧大脑”,也是保护区高效运营和生态管护的“秘诀”。除了游客信息分析,屏幕还实时显示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空气质量、监控画面等信息。

红灯笼在道路两旁高高挂起。放眼望去,星星点点的红色,与山峰的苍翠相映成趣,游人行走其间,自成画卷。领着家人一路登山看水,刘天和连连赞叹:“家乡处处都是好风景。”

米仓山场镇,两岸层峦叠嶂,青翠欲滴。溪水潺潺,一群银色的长得像箭一样的鱼游过,刘天和驻足,有些好奇。一旁的游客马上认出:“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齐口裂腹鱼,旺苍特有物种,野生资源很稀少,米仓山这里却很常见。”

双鼓峰下,拍下张张合影。照片里,家人笑得灿烂。身后,云海逐渐褪去,米仓山全景尽收眼底。

赵燕操作的后端系统上,也见证了这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据保护区最新科考报告显示,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哺乳类野生动物7目25科83种,鸟类17目53科268种,两栖类动物有2目9科20种,爬行类动物有2目8科25种,合计28目95科396种。

“如今运用无人机、红外相机等智能化技术手段,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天空地’全方位、全天候监测,提升了生态保护能力。”赵燕指向屏幕右侧,一块专门的区域汇总了各保护站的实时巡护情况,巡护人员数量、人员定位、巡山轨迹等信息清晰在列。

正说着,屏幕上在线巡护的数据跳动了起来——又有一名护林员进山了。

生态巡护,筑牢一线屏障

进山的是冯学武,米仓山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狮子坝保护站的一名护林员。

溪流淙淙,鸟鸣啾啾。生态核心区与游憩区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平时没有外人进入,陪伴护林员的只有这片大山。

将摩托车停在山脚,打开手机上的巡护助手软件,冯学武徒步进山。与此同时,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智慧管理中心的系统,也实时接收到了冯学武的巡护信号。通过巡护助手,冯学武不仅能够将巡护现场照片和录像传送给中心,遇到紧急情况,还能够第一时间与后台连线,巡护安全性和效率大大提升。

雨润山林,山间还弥漫着雾气,山路不太清晰,却难不倒冯学武。一路上,哪块石头好走,哪里可能碰见猴子,他都烂熟于心。管护工作是保护自然保护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打击生态破坏,开展生态保护教育和森林防火。

1987年3月,17岁的冯学武接下护林员的“交接棒”,进入父亲曾工作过的地方——米仓山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狮子坝保护站,成了站里的“护二代”,主要负责上山巡护、调查走访、村组宣传等工作。

“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大山给了他生活的乐趣及成长的锻炼,他要自觉承担起保护责任。”冯学武回忆,耳濡目染下,他早早就了解了护林员这个职业,也明白了保护米仓山的重要意义。

刚进入保护站时,由于缺乏对林中动物的基本认识,工作前期请教前辈、查看书籍、观察动物成为他每日的必修课。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冯学武面对各种动物很快能立即辨认,并详细描述出它的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

得益于一线生态管护,保护区内分布的野生动物占四川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29.93%,地表水、大气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浓度常年处于高水平。

冯学武当护林员已有35年,35年里,他感到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工作量。自然保护区试点之初,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任务很繁重,村民不理解是常有的事。如今,随着生态发展带来的红利,保护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不少村民还主动加入到巡山护林的行列中。

在山里走累了,冯学武掏出了家人准备的干粮,啃两口。“林有多深,情就有多深。”冯学武说,守护这片山林,受益的是这片山,是山里的群众,也是家人和自己,“护林让我觉得很光荣。”

绿色产业,带来幸福生活

太阳西斜,米仓山南边木门镇三合村村民孙荣思大爷家,崭新的红灯笼挂在门前。熏鱼、炖腊猪蹄、坨坨肉、柴火锅巴饭……饭菜冒着腾腾的热气被端上桌。

米仓山盛产绿茶和广元黄茶,茶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到了这个季节,茶叶基本上停止生长了。我们这时对枝条进行修剪,便于春季发芽,可以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这几天,孙荣思大爷便开始到家门口的园区里施肥、除草、修剪。

跟着孙大爷的脚步,一起走进三合村,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茶园赏心悦目,一行行茶苗层层叠叠地排列在田间地头,清晨的薄雾、远处的民居以及此起彼伏的鸟鸣,让现代化的茶园更显得诗意盎然。

木门镇是红色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先驱曾在这里挥师作战,运筹帷幄。现在以种茶闻名遐迩,经过多年的发展,茶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近几年,通过持之以恒的连续发展,红色茶乡绽新颜。

三合村是旺苍县最先开始引进发展黄茶的地方,目前也是当地投产规模最大的黄茶园区。

在三合村黄茶母本园,木门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张川介绍,2022年木门共计卖出60余吨新茶,其中最贵的茶叶卖到了18888元,去年老百姓人均增收达到9750元。

沿着蜿蜒的村道前行,道路两旁的茶园中,不时有茶农在忙碌。

放下手中的锄头,孙荣思介绍,趁着晴好天气做好茶叶冬管,把冬管搞好以后,春节过后茶叶产量就高、品质好、早上市,能够带来更好的收益。

孙大爷家以前就是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换不了几个钱,现在他家发展茶叶,去年家里种了4亩绿茶,一亩绿茶卖鲜叶可以卖3000多元,算下来一笔账可以卖上9000到10000元,加上土地流转给了专合社种上了黄茶,平时在专合社务工,还可以挣8000—9000元到10000元钱,家里跟老伴一年可以挣上20000多元,今后孙大爷还要考虑把这个茶叶品质提高,得到更多的收益。

像孙大爷这样从事茶产业发展的在三合村已有1500余人,占全村人口的75%以上。依靠产业的带动,全村人均收入如今已达到13000元。近年来,当地还通过企业+专合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以及与中茶所的合作,茶产业的科技含量逐渐提高,产量也相应提升。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村上建起了自己的加工厂,目前加工车间有两条生产流水线,一条是制名优茶,一条是制大众茶。在名优茶这条生产线上增加了连续杀青理条机,还有微波杀青机以及我们的茶叶提香机,通过专合社茶叶加工和鲜叶销售,村上每年的产值突破500万元以上。”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村委会副主任石义良说道。

从2008年当地龙山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当时年收入仅仅有5万,到现在年收益500万,三合村的成功不仅仅靠的是自身的努力,这更得益于旺苍县提出的“百亿茶产业集群”和“黄茶产业强县”发展战略政策,让众多茶产业和茶农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自2021年以来,通过科技赋能茶产业,小小一片叶,迸发出了更大的效益。

已经投入使用的茶叶科创中心,主要用于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育、文化传播,能高效的整合地方政府、茶叶企业、科研单位等多方资源优势,共同打造米仓山茶“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科创服务平台。

科技给予产业的赋能,当地茶产业发展又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随着茶产业的兴旺,当地还将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产业融合,搞起了乡村旅游,以产业为基础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石义良说,感觉现在在村上就像生活在公园里面一样,也有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也开起了很多农家乐,办起了很多民宿,包括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收入也大大地提高了。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小小的茶叶已成为了当地致富的“金叶”,2022年三合村产业规模达到5000亩,产值1.6亿。木门镇茶产业规模2.9万亩,产值4.5亿元。2021年三合村更是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2022年木门镇也上榜全省“现代农业十亿元镇”。

一片叶子实现了造福一方百姓的梦想,如今依托省级现代农业园东凡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和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当地形成了米仓山茶业主题公园、茶叶采摘观光体验园等一批茶产业景区,让小小的茶叶不仅绿了乡村,更富了百姓。相信在未来的日子这一片小小的叶子还将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创造更大的奇迹。

现在的三合人凭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才让三合村在致富的大道上,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好。

正在茶园忙碌的石义良手机响了。放下电话,他带来了好消息:“明天又有几批客人要到农家乐来吃午饭,又要多备点菜!”清香茶园里,笑声朗朗。(记者 戚原)

标签: 自然保护区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